创建Pytorch模型
用下面的代码来创建一个经典的超分辨率模型 SRCNN
Copy import os
import cv2
import numpy as np
import requests
import torch
import torch . onnx
from torch import nn
class SuperResolutionNet ( nn . Module ):
def __init__ ( self , upscale_factor ):
super (). __init__ ()
self . upscale_factor = upscale_factor
self . img_upsampler = nn . Upsample (
scale_factor = self.upscale_factor,
mode = 'bicubic' ,
align_corners = False )
self . conv1 = nn . Conv2d ( 3 , 64 ,kernel_size = 9 ,padding = 4 )
self . conv2 = nn . Conv2d ( 64 , 32 ,kernel_size = 1 ,padding = 0 )
self . conv3 = nn . Conv2d ( 32 , 3 ,kernel_size = 5 ,padding = 2 )
self . relu = nn . ReLU ()
def forward ( self , x ):
x = self . img_upsampler (x)
out = self . relu (self. conv1 (x))
out = self . relu (self. conv2 (out))
out = self . conv3 (out)
return out
# Download checkpoint and test image
urls = [ 'https://download.openmmlab.com/mmediting/restorers/srcnn/srcnn_x4k915_1x16_1000k_div2k_20200608-4186f232.pth' ,
'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open-mmlab/mmediting/master/tests/data/face/000001.png' ]
names = [ 'srcnn.pth' , 'face.png' ]
for url , name in zip (urls, names):
if not os . path . exists (name):
open (name, 'wb' ). write (requests. get (url).content)
def init_torch_model ():
torch_model = SuperResolutionNet (upscale_factor = 3 )
state_dict = torch . load ( 'srcnn.pth' ) [ 'state_dict' ]
# Adapt the checkpoint
for old_key in list (state_dict. keys ()):
new_key = '.' . join (old_key. split ( '.' )[ 1 :])
state_dict [ new_key ] = state_dict . pop (old_key)
torch_model . load_state_dict (state_dict)
torch_model . eval ()
return torch_model
model = init_torch_model ()
input_img = cv2 . imread ( 'face.png' ). astype (np.float32)
# HWC to NCHW
input_img = np . transpose (input_img, [ 2 , 0 , 1 ])
input_img = np . expand_dims (input_img, 0 )
# Inference
torch_output = model (torch. from_numpy (input_img)). detach (). numpy ()
# NCHW to HWC
torch_output = np . squeeze (torch_output, 0 )
torch_output = np . clip (torch_output, 0 , 255 )
torch_output = np . transpose (torch_output, [ 1 , 2 , 0 ]). astype (np.uint8)
# Show image
cv2 . imwrite ( "face_torch.png" , torch_output)
SRCNN 先把图像上采样到对应分辨率,再用 3 个卷积层处理图像。为了方便起见,我们跳过训练网络的步骤,直接下载模型权重(由于 MMEditing 中 SRCNN 的权重结构和我们定义的模型不太一样,我们修改了权重字典的 key 来适配我们定义的模型),同时下载好输入图片。为了让模型输出成正确的图片格式,我们把模型的输出转换成 HWC 格式,并保证每一通道的颜色值都在 0~255 之间。 如果脚本正常运行的话,一幅超分辨率的人脸照片会保存在 “face_torch.png”
中。
在 PyTorch 模型测试正确后,我们来正式开始部署这个模型。我们下一步的任务是把 PyTorch 模型转换成用中间表示 ONNX 描述的模型。
假设 state_dict
中的键如下:
Copy {
'module.conv1.weight' : tensor (...),
'module.conv1.bias' : tensor (...),
'module.fc1.weight' : tensor (...),
'module.fc1.bias' : tensor (...),
}
经过
Copy # Adapt the checkpoint
for old_key in list (state_dict. keys ()):
new_key = '.' . join (old_key. split ( '.' )[ 1 :])
state_dict [ new_key ] = state_dict . pop (old_key)
这段代码后,state_dict
会变成:
Copy {
'conv1.weight' : tensor (...),
'conv1.bias' : tensor (...),
'fc1.weight' : tensor (...),
'fc1.bias' : tensor (...),
}
键名中的 'module.'
前缀被移除了。
构造函数
Copy torch . nn . Upsample (size = None , scale_factor = None , mode = 'nearest' , align_corners = None , recompute_scale_factor = None )
参数解释:
size
(tuple
or int
, optional):
这个参数指定输出张量的目标尺寸。可以传入一个整数(对所有维度进行相同的上采样)或一个元组,元组的长度应等于输入张量的空间维度数。例如,对于图像数据,元组通常是 (H_out, W_out)
。
如果指定了 size
,就会强制将输出张量的尺寸调整为该值。
scale_factor
(float
or tuple
of float
, optional):
表示上采样的倍率,即输入张量在每个维度上扩大多少倍。如果传入一个浮点数,它将作用于每个维度。如果传入一个元组,则每个元素分别对应每个空间维度的缩放系数。
通常会指定 scale_factor
来表示整体的放大倍数。例如,scale_factor=2
会让输入张量的每个空间维度放大两倍。
mode
(str
, optional, default='nearest'
):
用于指定上采样时使用的插值方法。PyTorch 提供了以下几种插值方式:
'linear'
:线性插值(适用于 3D 张量)。
'bilinear'
:双线性插值(适用于 4D 张量,如图像数据)。
'bicubic'
:双三次插值(仅适用于 4D 张量)。
'trilinear'
:三线性插值(适用于 5D 张量,如 3D 体积数据)。
'area'
:区域插值,根据输入大小和输出大小执行平均池化。
align_corners
(bool
, optional, default=None
):
该参数用于控制当插值时如何对齐角点。对于 bilinear
、trilinear
和 bicubic
插值方式,它控制插值的行为。
如果 align_corners=True
,输入张量的角像素会与输出张量的角像素对齐,避免边界像素的平滑效果。
如果 align_corners=False
,输入和输出张量的角像素不对齐,默认会使得插值的效果更加平滑。通常推荐将其设为 False
。
recompute_scale_factor
(bool
, optional, default=None
):
控制是否在计算输出大小时重新计算缩放因子(scale factor)。通常,PyTorch会将 scale_factor
直接用于大小计算,但在某些情况下,如果需要更准确的输出尺寸,可以设置 recompute_scale_factor=True
。
注意:
size
和 scale_factor
不能同时指定;必须二选一。
mode
指定插值方法,默认是最近邻插值,插值方式会影响到生成的张量的平滑度与细节恢复。
上采样的工作原理
上采样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插值或复制来扩大输入张量的空间尺寸。最常见的插值方法有:
最近邻插值 (nearest
):简单地将最近的像素值复制到更大的空间中,不会产生平滑过渡。速度较快,通常用于快速上采样。
双线性插值 (bilinear
):基于相邻像素的线性关系插值,生成平滑的过渡效果。通常在处理图像时使用,能够提供更平滑的上采样效果。
双三次插值 (bicubic
):考虑更大范围的像素进行插值,生成更细腻的上采样效果,代价是计算复杂度稍高。
三线性插值 (trilinear
):用于5维数据(如3D体积数据)的插值方式。
align_corners
的解释与使用
align_corners
控制插值时角点的对齐方式,它主要影响到双线性、三线性和双三次插值。该参数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输出结果的平滑程度上。
align_corners=True
:会将输入张量的角点像素对齐到输出张量的角点位置,这可能会造成插值结果在边缘的像素值变化较大。
示例:
Copy upsample_bilinear = nn . Upsample (size = ( 50 , 50 ), mode = 'bilinear' , align_corners = True )
align_corners=False
(默认):输入和输出张量的角点不对齐。这个选项通常能提供更平滑的插值效果,并且PyTorch推荐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 align_corners=False
。
转换成ONNX模型
让我们用下面的代码来把 PyTorch 的模型转换成 ONNX 格式的模型:
Copy x = torch . randn ( 1 , 3 , 256 , 256 )
with torch . no_grad ():
torch . onnx . export (
model,
x,
"srcnn.onnx" ,
opset_version = 11 ,
input_names = [ 'input' ],
output_names = [ 'output' ])
其中,torch.onnx.export 是 PyTorch 自带的把模型转换成 ONNX 格式的函数。让我们先看一下前三个必选参数:前三个参数分别是要转换的模型、模型的任意一组输入、导出的 ONNX 文件的文件名。转换模型时,需要原模型和输出文件名是很容易理解的,但为什么需要为模型提供一组输入呢?这就涉及到 ONNX 转换的原理了。从 PyTorch 的模型到 ONNX 的模型,本质上是一种语言上的翻译。直觉上的想法是像编译器一样彻底解析原模型的代码,记录所有控制流。但前面也讲到,我们通常只用 ONNX 记录不考虑控制流的静态图。因此,PyTorch 提供了一种叫做追踪(trace)的模型转换方法:给定一组输入,再实际执行一遍模型,即把这组输入对应的计算图记录下来,保存为 ONNX 格式。 export 函数用的就是追踪导出方法,需要给任意一组输入,让模型跑起来。我们的测试图片是三通道,256x256大小的,这里也构造一个同样形状的随机张量。
剩下的参数中,opset_version 表示 ONNX 算子集的版本。深度学习的发展会不断诞生新算子,为了支持这些新增的算子,ONNX会经常发布新的算子集,目前已经更新15个版本。我们令 opset_version = 11,即使用第11个 ONNX 算子集,是因为 SRCNN 中的 bicubic (双三次插值)在 opset11 中才得到支持。剩下的两个参数 input_names, output_names 是输入、输出 tensor 的名称,我们稍后会用到这些名称。
如果上述代码运行成功,目录下会新增一个"srcnn.onnx"的 ONNX 模型文件。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脚本来验证一下模型文件是否正确。
Copy import onnx
onnx_model = onnx . load ( "srcnn.onnx" )
try :
onnx . checker . check_model (onnx_model)
except Exception :
print ( "Model incorrect" )
else :
print ( "Model correct" )
其中,onnx.load 函数用于读取一个 ONNX 模型。onnx.checker.check_model 用于检查模型格式是否正确,如果有错误的话该函数会直接报错。 我们的模型是正确的,控制台中应该会打印出"Model correct"。
接下来,让我们来看一看 ONNX 模型具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。我们可以使用 Netron (开源的模型可视化工具)来可视化 ONNX 模型。把 srcnn.onnx 文件从本地的文件系统拖入网站,即可看到如下的可视化结果:
点击 input 或者 output,可以查看 ONNX 模型的基本信息,包括模型的版本信息,以及模型输入、输出的名称和数据类型。
点击某一个算子节点,可以看到算子的具体信息。比如点击第一个 Conv 可以看到:
现在,我们有了 SRCNN 的 ONNX 模型。让我们看看最后该如何把这个模型运行起来。
推理引擎 —— ONNX Runtime
ONNX Runtime 是由微软维护的一个跨平台机器学习推理加速器,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”推理引擎“。ONNX Runtime 是直接对接 ONNX 的,即 ONNX Runtime 可以直接读取并运行 .onnx 文件, 而不需要再把 .onnx 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其他格式的文件。也就是说,对于 PyTorch - ONNX - ONNX Runtime
这条部署流水线,只要在目标设备中得到 .onnx 文件,并在 ONNX Runtime
上运行模型,模型部署就算大功告成了。
通过刚刚的操作,我们把 PyTorch 编写的模型转换成了 ONNX 模型,并通过可视化检查了模型的正确性。最后,让我们用 ONNX Runtime 运行一下模型,完成模型部署的最后一步。
ONNX Runtime 提供了 Python 接口。接着刚才的脚本,我们可以添加如下代码运行模型:
Copy import onnxruntime
ort_session = onnxruntime . InferenceSession ( "srcnn.onnx" )
ort_inputs = { 'input' : input_img }
ort_output = ort_session . run ([ 'output' ], ort_inputs) [ 0 ]
ort_output = np . squeeze (ort_output, 0 )
ort_output = np . clip (ort_output, 0 , 255 )
ort_output = np . transpose (ort_output, [ 1 , 2 , 0 ]). astype (np.uint8)
cv2 . imwrite ( "face_ort.png" , ort_output)
这段代码中,除去后处理操作外,和 ONNX Runtime 相关的代码只有三行。让我们简单解析一下这三行代码。onnxruntime.InferenceSession 用于获取一个 ONNX Runtime 推理器,其参数是用于推理的 ONNX 模型文件。推理器的 run 方法用于模型推理,其第一个参数为输出张量名的列表,第二个参数为输入值的字典。其中输入值字典的 key 为张量名,value 为 numpy 类型的张量值。输入输出张量的名称需要和 torch.onnx.export 中设置的输入输出名对应。
如果代码正常运行的话,另一幅超分辨率照片会保存在"face_ort.png"
中。这幅图片和刚刚得到的"face_torch.png"
是一模一样的。这说明 ONNX Runtime 成功运行了 SRCNN 模型,模型部署完成了!以后有用户想实现超分辨率的操作,我们只需要提供一个 "srcnn.onnx" 文件,并帮助用户配置好 ONNX Runtime 的 Python 环境,用几行代码就可以运行模型了。或者还有更简便的方法,我们可以利用 ONNX Runtime 编译出一个可以直接执行模型的应用程序。我们只需要给用户提供 ONNX 模型文件,并让用户在应用程序选择要执行的 ONNX 模型文件名就可以运行模型了。
模型部署中常见的难题
模型的动态化。 出于性能的考虑,各推理框架都默认模型的输入形状、输出形状、结构是静态的。而为了让模型的泛用性更强,部署时需要在尽可能不影响原有逻辑的前提下,让模型的输入输出或是结构动态化。
新算子的实现。 深度学习技术日新月异,提出新算子的速度往往快于 ONNX 维护者支持的速度。为了部署最新的模型,部署工程师往往需要自己在 ONNX 和推理引擎中支持新算子。
中间表示与推理引擎的兼容问题。 由于各推理引擎的实现不同,对 ONNX 难以形成统一的支持。为了确保模型在不同的推理引擎中有同样的运行效果,部署工程师往往得为某个推理引擎定制模型代码,这为模型部署引入了许多工作量。
问题:实现动态放大的超分辨率模型
在原来的 SRCNN 中,图片的放大比例是写死在模型里的:
Copy class SuperResolutionNet ( nn . Module ):
def __init__ ( self , upscale_factor ):
super (). __init__ ()
self . upscale_factor = upscale_factor
self . img_upsampler = nn . Upsample (
scale_factor = self.upscale_factor,
mode = 'bicubic' ,
align_corners = False )
...
def init_torch_model ():
torch_model = SuperResolutionNet (upscale_factor = 3 )
我们使用 upscale_factor 来控制模型的放大比例。初始化模型的时候,我们默认令 upscale_factor 为 3,生成了一个放大 3 倍的 PyTorch 模型。这个 PyTorch 模型最终被转换成了 ONNX 格式的模型。如果我们需要一个放大 4 倍的模型,需要重新生成一遍模型,再做一次到 ONNX 的转换。
现在,假设我们要做一个超分辨率的应用。我们的用户希望图片的放大倍数能够自由设置。而我们交给用户的,只有一个 .onnx 文件和运行超分辨率模型的应用程序。我们在不修改 .onnx 文件的前提下改变放大倍数。
因此,我们必须修改原来的模型,令模型的放大倍数变成推理时的输入。在上面 Python 脚本的基础上,我们做一些修改,得到这样的脚本:
Copy import torch
from torch import nn
from torch . nn . functional import interpolate
import torch . onnx
import cv2
import numpy as np
class SuperResolutionNet ( nn . Module ):
def __init__ ( self ):
super (). __init__ ()
self . conv1 = nn . Conv2d ( 3 , 64 , kernel_size = 9 , padding = 4 )
self . conv2 = nn . Conv2d ( 64 , 32 , kernel_size = 1 , padding = 0 )
self . conv3 = nn . Conv2d ( 32 , 3 , kernel_size = 5 , padding = 2 )
self . relu = nn . ReLU ()
def forward ( self , x , upscale_factor ):
x = interpolate (x,
scale_factor = upscale_factor,
mode = 'bicubic' ,
align_corners = False )
out = self . relu (self. conv1 (x))
out = self . relu (self. conv2 (out))
out = self . conv3 (out)
return out
def init_torch_model ():
torch_model = SuperResolutionNet ()
state_dict = torch . load ( 'srcnn.pth' ) [ 'state_dict' ]
# Adapt the checkpoint
for old_key in list (state_dict. keys ()):
new_key = '.' . join (old_key. split ( '.' )[ 1 :])
state_dict [ new_key ] = state_dict . pop (old_key)
torch_model . load_state_dict (state_dict)
torch_model . eval ()
return torch_model
model = init_torch_model ()
input_img = cv2 . imread ( 'face.png' ). astype (np.float32)
# HWC to NCHW
input_img = np . transpose (input_img, [ 2 , 0 , 1 ])
input_img = np . expand_dims (input_img, 0 )
# Inference
torch_output = model (torch. from_numpy (input_img), 3 ). detach (). numpy ()
# NCHW to HWC
torch_output = np . squeeze (torch_output, 0 )
torch_output = np . clip (torch_output, 0 , 255 )
torch_output = np . transpose (torch_output, [ 1 , 2 , 0 ]). astype (np.uint8)
# Show image
cv2 . imwrite ( "face_torch_2.png" , torch_output)
SuperResolutionNet 未修改之前,nn.Upsample 在初始化阶段固化了放大倍数,而 PyTorch 的 interpolate 插值算子可以在运行阶段选择放大倍数。因此,我们在新脚本中使用 interpolate 代替 nn.Upsample,从而让模型支持动态放大倍数的超分。在第 55 行使用模型推理时,我们把放大倍数设置为 3。最后,图片保存在文件 "face_torch_2.png" 中。一切正常的话,"face_torch_2.png" 和 "face_torch.png" 的内容一模一样。
通过简单的修改,PyTorch 模型已经支持了动态分辨率。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导出模型:
Copy x = torch . randn ( 1 , 3 , 256 , 256 )
with torch . no_grad ():
torch . onnx . export (model, (x, 3 ),
"srcnn2.onnx" ,
opset_version = 11 ,
input_names = [ 'input' , 'factor' ],
output_names = [ 'output' ])
运行这些脚本时,会报一长串错误。没办法,我们碰到了模型部署中的兼容性问题。
Copy return torch._C._nn.upsample_bicubic2d ( input, output_size, align_corners, scale_factors )
TypeError: upsample_bicubic2d () received an invalid combination of arguments - got (Tensor, NoneType, bool, list ), but expected one of:
* (Tensor input, tuple of ints output_size, bool align_corners, tuple of floats scale_factors )
didn 't match because some of the arguments have invalid types: (Tensor, NoneType, bool, list of [Tensor, Tensor])
* (Tensor input, tuple of ints output_size, bool align_corners, float scales_h, float scales_w, *, Tensor out)
解决方法:自定义算子
直接使用 PyTorch 模型的话,我们修改几行代码就能实现模型输入的动态化。但在模型部署中,我们要花数倍的时间来设法解决这一问题。现在,让我们顺着解决问题的思路,体验一下模型部署的困难,并学习使用自定义算子的方式,解决超分辨率模型的动态化问题。
刚刚的报错是因为 PyTorch 模型在导出到 ONNX 模型时,模型的输入参数的类型必须全部是 torch.Tensor。而实际上我们传入的第二个参数" 3 "是一个整形变量。这不符合 PyTorch 转 ONNX 的规定。 我们必须要修改一下原来的模型的输入。为了保证输入的所有参数都是 torch.Tensor 类型的,我们做如下修改:
Copy ...
class SuperResolutionNet ( nn . Module ):
def forward ( self , x , upscale_factor ):
x = interpolate (x,
scale_factor = upscale_factor. item (),
mode = 'bicubic' ,
align_corners = False )
...
# Inference
# Note that the second input is torch.tensor(3)
torch_output = model (torch. from_numpy (input_img), torch. tensor ( 3 )). detach (). numpy ()
...
with torch . no_grad ():
torch . onnx . export (model, (x, torch. tensor ( 3 )),
"srcnn2.onnx" ,
opset_version = 11 ,
input_names = [ 'input' , 'factor' ],
output_names = [ 'output' ])
由于 PyTorch 中 interpolate 的 scale_factor 参数必须是一个数值,我们使用 torch.Tensor.item() 来把只有一个元素的 torch.Tensor 转换成数值。 之后,在模型推理时,我们使用 torch.tensor(3) 代替 3,以使得我们的所有输入都满足要求。现在运行脚本的话,无论是直接运行模型,还是导出 ONNX 模型,都不会报错了。
但是,导出 ONNX 时却报了一条 TraceWarning 的警告。这条警告说有一些量可能会追踪失败。
Copy TracerWarning: Converting a tensor to a Python number might cause the trace to be incorrect. We can 't record the data flow of Python values, so this value will be treated as a constant in the future. This means that the trace might not generalize to other inputs!
scale_factor=upscale_factor.item(),
============ Diagnostic Run torch.onnx.export version 2.0.0+nv23.05 ============
verbose: False, log level: Level.ERROR
======================= 0 NONE 0 NOTE 0 WARNING 0 ERROR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这是怎么回事呢?让我们把生成的 srcnn2.onnx 用 Netron 可视化一下:
可以发现,虽然我们把模型推理的输入设置为了两个,但 ONNX 模型还是长得和原来一模一样,只有一个叫 " input " 的输入。这是由于我们使用了 torch.Tensor.item() 把数据从 Tensor 里取出来,而导出 ONNX 模型时这个操作是无法被记录的,只好报了一条 TraceWarning。 这导致 interpolate 插值函数的放大倍数还是被设置成了" 3 "这个固定值,我们导出的" srcnn2.onnx "和最开始的" srcnn.onnx "完全相同。
直接修改原来的模型似乎行不通,我们得从 PyTorch 转 ONNX 的原理入手,强行令 ONNX 模型明白我们的想法了。
仔细观察 Netron 上可视化出的 ONNX 模型,可以发现在 PyTorch 中无论是使用最早的 nn.Upsample,还是后来的 interpolate,PyTorch 里的插值操作最后都会转换成 ONNX 定义的 Resize 操作。也就是说,所谓 PyTorch 转 ONNX,实际上就是把每个 PyTorch 的操作映射成了 ONNX 定义的算子。
点击该算子,可以看到它的详细参数如下:
其中,展开 scales,可以看到 scales 是一个长度为 4 的一维张量,其内容为 [1, 1, 3, 3], 表示 Resize 操作每一个维度的缩放系数;其类型为 Initializer,表示这个值是根据常量直接初始化出来的。如果我们能够自己生成一个 ONNX 的 Resize 算子,让 scales 成为一个可变量而不是常量,就像它上面的 X 一样,那这个超分辨率模型就能动态缩放了。
现有实现插值的 PyTorch 算子有一套规定好的映射到 ONNX Resize 算子的方法,这些映射出的 Resize 算子的 scales 只能是常量,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。我们得自己定义一个实现插值的 PyTorch 算子,然后让它映射到一个我们期望的 ONNX Resize 算子上。
下面的脚本定义了一个 PyTorch 插值算子,并在模型里使用了它。我们先通过运行模型来验证该算子的正确性:
Copy import torch
from torch import nn
from torch . nn . functional import interpolate
import torch . onnx
import cv2
import numpy as np
class NewInterpolate ( torch . autograd . Function ):
@ staticmethod
def symbolic ( g , input , scales ):
return g . op ( "Resize" ,
input ,
g. op ( "Constant" ,
value_t = torch. tensor ([], dtype = torch.float32)),
scales,
coordinate_transformation_mode_s = "pytorch_half_pixel" ,
cubic_coeff_a_f =- 0.75 ,
mode_s = 'cubic' ,
nearest_mode_s = "floor" )
@ staticmethod
def forward ( ctx , input , scales ):
scales = scales . tolist () [ - 2 : ]
return interpolate ( input ,
scale_factor = scales,
mode = 'bicubic' ,
align_corners = False )
class StrangeSuperResolutionNet ( nn . Module ):
def __init__ ( self ):
super (). __init__ ()
self . conv1 = nn . Conv2d ( 3 , 64 , kernel_size = 9 , padding = 4 )
self . conv2 = nn . Conv2d ( 64 , 32 , kernel_size = 1 , padding = 0 )
self . conv3 = nn . Conv2d ( 32 , 3 , kernel_size = 5 , padding = 2 )
self . relu = nn . ReLU ()
def forward ( self , x , upscale_factor ):
x = NewInterpolate . apply (x, upscale_factor)
out = self . relu (self. conv1 (x))
out = self . relu (self. conv2 (out))
out = self . conv3 (out)
return out
def init_torch_model ():
torch_model = StrangeSuperResolutionNet ()
state_dict = torch . load ( 'srcnn.pth' ) [ 'state_dict' ]
# Adapt the checkpoint
for old_key in list (state_dict. keys ()):
new_key = '.' . join (old_key. split ( '.' )[ 1 :])
state_dict [ new_key ] = state_dict . pop (old_key)
torch_model . load_state_dict (state_dict)
torch_model . eval ()
return torch_model
model = init_torch_model ()
factor = torch . tensor ([ 1 , 1 , 3 , 3 ], dtype = torch.float)
input_img = cv2 . imread ( 'face.png' ). astype (np.float32)
# HWC to NCHW
input_img = np . transpose (input_img, [ 2 , 0 , 1 ])
input_img = np . expand_dims (input_img, 0 )
# Inference
torch_output = model (torch. from_numpy (input_img), factor). detach (). numpy ()
# NCHW to HWC
torch_output = np . squeeze (torch_output, 0 )
torch_output = np . clip (torch_output, 0 , 255 )
torch_output = np . transpose (torch_output, [ 1 , 2 , 0 ]). astype (np.uint8)
# Show image
cv2 . imwrite ( "face_torch_3.png" , torch_output)
模型运行正常的话,一幅放大3倍的超分辨率图片会保存在"face_torch_3.png"中,其内容和"face_torch.png"完全相同。
在刚刚那个脚本中,我们定义 PyTorch 插值算子的代码如下:
Copy class NewInterpolate ( torch . autograd . Function ):
@ staticmethod
def symbolic ( g , input , scales ):
return g . op ( "Resize" ,
input ,
g. op ( "Constant" ,
value_t = torch. tensor ([], dtype = torch.float32)),
scales,
coordinate_transformation_mode_s = "pytorch_half_pixel" ,
cubic_coeff_a_f =- 0.75 ,
mode_s = 'cubic' ,
nearest_mode_s = "floor" )
@ staticmethod
def forward ( ctx , input , scales ):
scales = scales . tolist () [ - 2 : ]
return interpolate ( input ,
scale_factor = scales,
mode = 'bicubic' ,
align_corners = False )
在具体介绍这个算子的实现前,让我们先理清一下思路。我们希望新的插值算子有两个输入,一个是被用于操作的图像,一个是图像的放缩比例。 前面讲到,为了对接 ONNX 中 Resize 算子的 scales 参数,这个放缩比例是一个 [1, 1, x, x] 的张量,其中 x 为放大倍数。在之前放大3倍的模型中,这个参数被固定成了[1, 1, 3, 3]。因此,在插值算子中,我们希望模型的第二个输入是一个 [1, 1, w, h] 的张量,其中 w 和 h 分别是图片宽和高的放大倍数。
搞清楚了插值算子的输入,再看一看算子的具体实现。算子的推理行为由算子的 foward 方法决定。该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必须为 ctx,后面的参数为算子的自定义输入 ,我们设置两个输入,分别为被操作的图像和放缩比例。为保证推理正确,需要把 [1, 1, w, h] 格式的输入对接到原来的 interpolate 函数上。我们的做法是截取输入张量的后两个元素,把这两个元素以 list 的格式传入 interpolate 的 scale_factor 参数。
接下来,我们要决定新算子映射到 ONNX 算子的方法。映射到 ONNX 的方法由一个算子的 symbolic 方法决定。symbolic 方法第一个参数必须是g ,之后的参数是算子的自定义输入,和 forward 函数一样。ONNX 算子的具体定义由 g.op 实现。g.op 的每个参数都可以映射到 ONNX 中的算子属性 :
对于其他参数,我们可以照着现在的 Resize 算子填。而要注意的是,我们现在希望 scales 参数是由输入动态决定的。因此,在填入 ONNX 的 scales 时,我们要把 symbolic 方法的输入参数中的 scales 填入。
g.op浅析
g.op
用于将 PyTorch 的操作符映射到 ONNX 的操作符。
g.op
的基本用法
Copy g . op (op_name, * inputs, ** attrs)
关键参数详解:
op_name
(字符串):
这是 ONNX 操作符的名称。例如,对于卷积操作,ONNX 使用的是 "Conv"
;对于上采样,使用的是 "Resize"
。
*inputs
(张量):
这些是操作符的输入,可以是张量或其他 ONNX 操作符的输出。
**attrs
(关键字参数):
这些是操作符的属性。每个 ONNX 操作符都有不同的属性,这些属性控制操作符的具体行为。属性的类型可以是整数、浮点数、字符串、张量或列表。
1. 简单的操作符
假设我们要将 PyTorch 中的 Add
操作导出为 ONNX 中的 Add
操作符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定义:
Copy def symbolic ( g , input1 , input2 ):
return g . op ( "Add" , input1, input2)
这个函数将 PyTorch 的两个输入张量 input1
和 input2
映射为 ONNX 的 Add
操作符。这里没有特殊的属性。
2. 带属性的操作符
有些操作符除了输入外,还需要定义一些属性。例如,卷积(Conv
)操作符有卷积核的大小、步长、填充等属性:
Copy def symbolic ( g , input , weight , bias = None ):
return g . op ( "Conv" , input , weight,
bias if bias is not None else g. constant ( 0 ),
kernel_shape_i = ( 3 , 3 ), # 卷积核大小
strides_i = ( 1 , 1 ), # 步长
pads_i = ( 1 , 1 , 1 , 1 )) # 填充
在这个例子中,g.op("Conv", ...)
定义了一个卷积操作:
属性部分 :
kernel_shape_i
:卷积核的大小,这里是 3x3
。
pads_i
:填充大小,这里指定了四个维度的填充量 (1, 1, 1, 1)
。
注意:
属性名称后面的 _i
,表示这是一个整型的属性。PyTorch 中会根据类型对属性进行不同的后缀标记:
3. 带常量输入的操作符
如果操作符需要常量输入,比如 Resize
操作中的 roi
是常量,可以通过 g.op("Constant", ...)
来定义常量输入:
Copy def symbolic ( g , input , scales ):
roi = g . op ( "Constant" , value_t = torch. tensor ([], dtype = torch.float32)) # 定义一个空的 roi 常量
return g . op ( "Resize" , input , roi, scales, mode_s = "nearest" )
在这里,roi
被定义为一个常量,并作为 Resize
操作的第二个输入。g.op("Constant", ...)
表示一个常量节点,value_t
是张量常量的值。
接着,让我们把新模型导出成 ONNX 模型:
Copy x = torch . randn ( 1 , 3 , 256 , 256 )
factor = torch . tensor ([ 1 , 1 , 3 , 3 ], dtype = torch.float)
with torch . no_grad ():
torch . onnx . export (model, (x, factor),
"srcnn3.onnx" ,
opset_version = 11 ,
input_names = [ 'input' , 'factor' ],
output_names = [ 'output' ])
可以看到,正如我们所期望的,导出的 ONNX 模型有了两个输入!第二个输入表示图像的放缩比例。
之前在验证 PyTorch 模型和导出 ONNX 模型时,我们宽高的缩放比例设置成了 3x3。现在,在用 ONNX Runtime 推理时,我们尝试使用 4x4 的缩放比例:
Copy import onnxruntime
input_factor = np . array ([ 1 , 1 , 4 , 4 ], dtype = np.float32)
ort_session = onnxruntime . InferenceSession ( "srcnn3.onnx" )
ort_inputs = { 'input' : input_img , 'factor' : input_factor }
ort_output = ort_session . run ( None , ort_inputs) [ 0 ]
ort_output = np . squeeze (ort_output, 0 )
ort_output = np . clip (ort_output, 0 , 255 )
ort_output = np . transpose (ort_output, [ 1 , 2 , 0 ]). astype (np.uint8)
cv2 . imwrite ( "face_ort_3.png" , ort_output)
运行上面的代码,可以得到一个边长放大4倍的超分辨率图片 "face_ort_3.png"。动态的超分辨率模型生成成功了!只要修改 input_factor,我们就可以自由地控制图片的缩放比例。
事实上,我们不仅可以在现有的 ONNX 算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,还可以定义新的 ONNX 算子以拓展 ONNX 的表达能力。